亚洲户外展·HOME>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 从极限到生活,户外品牌的抉择时刻

新闻中心

亚展新闻行业新闻展会照片

从极限到生活,户外品牌的抉择时刻

2020-05-29 10:52:43

中国户外行业的巨变有目共睹。


20多年前,跑遍北京也难以买到一顶理想帐篷,如今点击屏幕下单,国内外的品牌任君挑选。户外起初意味着少数人的极限挑战,如今,露营、骑行、越野跑等渐渐融入大众生活。走出家门即是户外,户外已然从勇敢者的游戏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。


户外的内涵变得轻盈,消费市场正逐年倍率增长,然而传统户外品牌的销售额却停滞不前。市场大了,产品为什么卖不动?


25.jpg


户外行业的巨变



《户外探险》杂志出版人吕晖认为,行业生态的大变化,包括人群、产品性质、供需关系。

26.jpg
《户外探险》杂志出版人吕晖。

过去被定义和专属于极限运动的户外,转变成了如今连接大众户外运动、体验式户外旅游、青少年营地教育、体旅景区与生活小镇的“大户外”。

10年前,跑步爱好者远不如当今数量壮大,北京马拉松报名者不多,甚至需要找人来撑场面。如今,北马报名火爆,需要抽签才能参加,有人甚至连年抽签不中依然坚持报名。露营从登山、徒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,变成了城市人周末体验自然的方式。

27.jpg

对户外产品而言,适用人群变了,其产品性质、供需关系都要随之改变。

产品性质方面,从围绕户外运动的功能性到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。过往户外爱好者和大众彼此隔阂较大,二者是相互分离的。户外产品主要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使用,对功能性高度重视,远胜于与日常生活的融合。如今,户外产品的适用人群和使用场景在渐渐融合,其功能性、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度二者要保持平衡。

供需关系,即与目标消费者之间的关系,包括生产供应链、定价原则。互联网时代,设计与生产可以不在同一个地方,营销方式也在多样化。吕晖认为过往很多户外产品价格虚高,而品牌内涵却不足。相对过去那种大家都定一个高价格再去打折的方式,现在则需要重新思考如何面对消费者。

被瓜分的市场



行业巨变的背景下,旧问题和新挑战一并显现出来。

去年,第14届亚洲户外展览会发布《2018中国户外用品市场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在核心户外用品市场,与2017年度的情况相似,传统意义上的大品牌对2018年的增幅贡献依然有限,大多数单个品牌增幅趋向于零,个别还出现小额负增长。

28.jpg
2000~2018国内核心户外市场规模。

相关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泛户外运动人口达1.45亿人,占有运动人口的33%,且增长比例较为明显。

29.jpg
2013年与2018年中国运动人口比较。

“运动户外的整体销售份额在增长,那我们失去的份额哪里去了?”亚洲户外展运营总监李洋君说,“一定是被别人瓜分了。”

30.jpg
亚洲户外展运营总监李洋君。

市场在向上,品牌却在往下走,面对如此的逆向差异,身处行业的人一直在思考。起初,大家会将其归咎为营销模式,户外实体店减少,电商兴起。吕晖认为这只是原因之一,他说: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你的产品到底是谁、用户是谁、产品与用户的相互关系是什么。”

传统户外品牌是在需求供方市场产生的。而且,那时中国户外行业在追随学习国外户外品牌的所有形式,包括技术、价格和销售模式,产品围绕户外运动的功能性,价格虚高。对于国产品牌,品牌内涵不足,文化打造不到位,是一个现实问题。李洋君说:“品牌每个阶段会有自己的定位,但缺少一个最核心、始终不变的东西。”

31.jpg

何为新产品、新品牌



吕晖认为,新产品与新品牌是未来户外制造业的趋势。户外制造业者需要重新确定产品功能性与新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,这决定了品牌的走向与未来。

新产品、新品牌意味着,人群更精准、内涵更深刻、价格更深刻、营销模式更多样。

户外品牌要认清谁才是它的受众,受众对产品的功能性需求是什么。当户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其中,功能性不仅指的是产品抗寒、防风等性能,外观时尚潮流也可以是其功能性。

32.jpg

目前很多品牌的定价体系依然在照搬国外。标高价,再以两三折的价格售卖,这已经难以让消费者愿意买单。国外品牌的高价格与当地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当,而国内一件冲锋衣动辄两三千的价格,对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讲并不算很友好。近年来,随着渠道扁平化、采用国产用料,价格虚高的现象在改变,国产产品价格下降,回归理性。新的价格体系下,消费者将可以买到价格合理且高质量的产品。

新品牌的内涵并不是停留在品牌名字上,而是要呈现其品牌的内在精神、长久追求。品牌的作用是差异化,通过产品传递其背后的精神,让消费者认可、愿意付费购买产品。



清空、跨界、选择



户外从业者要顺势而为,打造新产品、新品牌,首先要清空自己。分析现有状态,梳理自身优势、劣势,再决定未来要在行业中选择怎样的位置。吕晖说:“选择位置,就是要把握哪部分的市场,关键要审视行业、审视自身。”
33.jpg
变化一直都有,亚洲户外展也一直在呈现户外品牌的流变。

李洋君介绍,2006年到2009年,展会上欧美品牌占据绝对主要地位,日韩品牌有一部分市场份额,中国本土品牌难有一席之地。2010年到2015年,本土品牌快速成长,生产加工、设计研发都在进步。

34.jpg
核心户外品牌数量的变化趋势。2018年核心户外品牌总数到达903个,其中,国内品牌454个,国外品牌449个。

2014年以来,中国户外用品市场一直在经历产业调整期,无论是品牌还是渠道,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洗牌与重组。一些品牌注重品牌定位与内涵,渐渐找准方向,利用资本市场快速崛起,成长为头部品牌。2019年开始,户外行业又面临新的挑战,新兴市场的需求开始不容忽视。

二三十年以来,传统户外品牌依赖的消费群体呈现一定“高龄化”。《2018中国户外用品市场报告》显示,中国户外用品消费者年龄构成中,31~40岁的人群占31%,41~50岁的人群占26%。随着年龄增长,这类人群出行频率、消费频率在降低。对于年轻一代的消费者,与产品功能性相比,他们更关注产品与潮流生活的结合。

35.jpg

要打造新产品、新品牌,李洋君认为,户外从业者要多了解年轻市场,跨界也很重要。去和音乐人、背包客、精酿啤酒创业者等交流,可能会帮助户外品牌换个角度思考产品设计。在与营地教育从业者的沟通中,李洋君发现30岁左右的群体值得户外行业多去关注。他们初为父母,受教育程度高,对户外文化接受度高,消费力高。但他们对攀登、洞潜等极限运动并不在意,只是享受与大自然的亲近时刻。如何打造适应这类人群的产品,值得户外从业者思考。

36.jpg


“泛户外”的概念2006年就已经出现。2010年左右,亚洲户外展提倡这一概念时,一些传统户外品牌的客户对此还很排斥。“他们说,泛户外就是不专业,不专业就不是户外。”李洋君回忆道。

如今,这些品牌也在拥抱时代的改变。打开其官方网店的主页,主推产品的宣传图,不再只是风雪交加的户外场景,而是以城市为背景的生活化场景。主推产品中,40升以上的大包、高帮登山靴已然少见,更多是时尚潮流、设计轻便的产品。

37.jpg

亚洲户外展多年来一直秉承户外定位,推陈出新,实施新创意、贯彻新理念。亚洲户外产业大奖已经举办11年,就是旨在鼓励本土品牌的创新设计。

吕晖注意到,国内品牌其实一直在发展。帐篷、炊具、手杖等局部领域的新秀越来越多,也许未来还会出现覆盖全系列的优质品牌。他提出“新产品、新品牌”的理念,正是希望给现有品牌提供一个思考视角,鼓励新品牌。行业在巨变,每个身处其中的人,都要重审现状,思考自己要选择的位置,思考消费者的需求,思考自身与受众的关系。

2020年第15届亚洲户外展将于8月18~19日在北京举办,届时将举办新露营生活专区、亚洲第一健身展Chinafit等一系列活动。新产品、新品牌将如何诞生,也许这里将为参展者提供灵感。
38.jpg

24.jpg


·END·
本文为亚展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

从极限到生活,户外品牌的抉择时刻

2020-05-29 10:52:43

中国户外行业的巨变有目共睹。


20多年前,跑遍北京也难以买到一顶理想帐篷,如今点击屏幕下单,国内外的品牌任君挑选。户外起初意味着少数人的极限挑战,如今,露营、骑行、越野跑等渐渐融入大众生活。走出家门即是户外,户外已然从勇敢者的游戏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。


户外的内涵变得轻盈,消费市场正逐年倍率增长,然而传统户外品牌的销售额却停滞不前。市场大了,产品为什么卖不动?


25.jpg


户外行业的巨变



《户外探险》杂志出版人吕晖认为,行业生态的大变化,包括人群、产品性质、供需关系。

26.jpg
《户外探险》杂志出版人吕晖。

过去被定义和专属于极限运动的户外,转变成了如今连接大众户外运动、体验式户外旅游、青少年营地教育、体旅景区与生活小镇的“大户外”。

10年前,跑步爱好者远不如当今数量壮大,北京马拉松报名者不多,甚至需要找人来撑场面。如今,北马报名火爆,需要抽签才能参加,有人甚至连年抽签不中依然坚持报名。露营从登山、徒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,变成了城市人周末体验自然的方式。

27.jpg

对户外产品而言,适用人群变了,其产品性质、供需关系都要随之改变。

产品性质方面,从围绕户外运动的功能性到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。过往户外爱好者和大众彼此隔阂较大,二者是相互分离的。户外产品主要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使用,对功能性高度重视,远胜于与日常生活的融合。如今,户外产品的适用人群和使用场景在渐渐融合,其功能性、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度二者要保持平衡。

供需关系,即与目标消费者之间的关系,包括生产供应链、定价原则。互联网时代,设计与生产可以不在同一个地方,营销方式也在多样化。吕晖认为过往很多户外产品价格虚高,而品牌内涵却不足。相对过去那种大家都定一个高价格再去打折的方式,现在则需要重新思考如何面对消费者。

被瓜分的市场



行业巨变的背景下,旧问题和新挑战一并显现出来。

去年,第14届亚洲户外展览会发布《2018中国户外用品市场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在核心户外用品市场,与2017年度的情况相似,传统意义上的大品牌对2018年的增幅贡献依然有限,大多数单个品牌增幅趋向于零,个别还出现小额负增长。

28.jpg
2000~2018国内核心户外市场规模。

相关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泛户外运动人口达1.45亿人,占有运动人口的33%,且增长比例较为明显。

29.jpg
2013年与2018年中国运动人口比较。

“运动户外的整体销售份额在增长,那我们失去的份额哪里去了?”亚洲户外展运营总监李洋君说,“一定是被别人瓜分了。”

30.jpg
亚洲户外展运营总监李洋君。

市场在向上,品牌却在往下走,面对如此的逆向差异,身处行业的人一直在思考。起初,大家会将其归咎为营销模式,户外实体店减少,电商兴起。吕晖认为这只是原因之一,他说: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你的产品到底是谁、用户是谁、产品与用户的相互关系是什么。”

传统户外品牌是在需求供方市场产生的。而且,那时中国户外行业在追随学习国外户外品牌的所有形式,包括技术、价格和销售模式,产品围绕户外运动的功能性,价格虚高。对于国产品牌,品牌内涵不足,文化打造不到位,是一个现实问题。李洋君说:“品牌每个阶段会有自己的定位,但缺少一个最核心、始终不变的东西。”

31.jpg

何为新产品、新品牌



吕晖认为,新产品与新品牌是未来户外制造业的趋势。户外制造业者需要重新确定产品功能性与新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,这决定了品牌的走向与未来。

新产品、新品牌意味着,人群更精准、内涵更深刻、价格更深刻、营销模式更多样。

户外品牌要认清谁才是它的受众,受众对产品的功能性需求是什么。当户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其中,功能性不仅指的是产品抗寒、防风等性能,外观时尚潮流也可以是其功能性。

32.jpg

目前很多品牌的定价体系依然在照搬国外。标高价,再以两三折的价格售卖,这已经难以让消费者愿意买单。国外品牌的高价格与当地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当,而国内一件冲锋衣动辄两三千的价格,对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讲并不算很友好。近年来,随着渠道扁平化、采用国产用料,价格虚高的现象在改变,国产产品价格下降,回归理性。新的价格体系下,消费者将可以买到价格合理且高质量的产品。

新品牌的内涵并不是停留在品牌名字上,而是要呈现其品牌的内在精神、长久追求。品牌的作用是差异化,通过产品传递其背后的精神,让消费者认可、愿意付费购买产品。



清空、跨界、选择



户外从业者要顺势而为,打造新产品、新品牌,首先要清空自己。分析现有状态,梳理自身优势、劣势,再决定未来要在行业中选择怎样的位置。吕晖说:“选择位置,就是要把握哪部分的市场,关键要审视行业、审视自身。”
33.jpg
变化一直都有,亚洲户外展也一直在呈现户外品牌的流变。

李洋君介绍,2006年到2009年,展会上欧美品牌占据绝对主要地位,日韩品牌有一部分市场份额,中国本土品牌难有一席之地。2010年到2015年,本土品牌快速成长,生产加工、设计研发都在进步。

34.jpg
核心户外品牌数量的变化趋势。2018年核心户外品牌总数到达903个,其中,国内品牌454个,国外品牌449个。

2014年以来,中国户外用品市场一直在经历产业调整期,无论是品牌还是渠道,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洗牌与重组。一些品牌注重品牌定位与内涵,渐渐找准方向,利用资本市场快速崛起,成长为头部品牌。2019年开始,户外行业又面临新的挑战,新兴市场的需求开始不容忽视。

二三十年以来,传统户外品牌依赖的消费群体呈现一定“高龄化”。《2018中国户外用品市场报告》显示,中国户外用品消费者年龄构成中,31~40岁的人群占31%,41~50岁的人群占26%。随着年龄增长,这类人群出行频率、消费频率在降低。对于年轻一代的消费者,与产品功能性相比,他们更关注产品与潮流生活的结合。

35.jpg

要打造新产品、新品牌,李洋君认为,户外从业者要多了解年轻市场,跨界也很重要。去和音乐人、背包客、精酿啤酒创业者等交流,可能会帮助户外品牌换个角度思考产品设计。在与营地教育从业者的沟通中,李洋君发现30岁左右的群体值得户外行业多去关注。他们初为父母,受教育程度高,对户外文化接受度高,消费力高。但他们对攀登、洞潜等极限运动并不在意,只是享受与大自然的亲近时刻。如何打造适应这类人群的产品,值得户外从业者思考。

36.jpg


“泛户外”的概念2006年就已经出现。2010年左右,亚洲户外展提倡这一概念时,一些传统户外品牌的客户对此还很排斥。“他们说,泛户外就是不专业,不专业就不是户外。”李洋君回忆道。

如今,这些品牌也在拥抱时代的改变。打开其官方网店的主页,主推产品的宣传图,不再只是风雪交加的户外场景,而是以城市为背景的生活化场景。主推产品中,40升以上的大包、高帮登山靴已然少见,更多是时尚潮流、设计轻便的产品。

37.jpg

亚洲户外展多年来一直秉承户外定位,推陈出新,实施新创意、贯彻新理念。亚洲户外产业大奖已经举办11年,就是旨在鼓励本土品牌的创新设计。

吕晖注意到,国内品牌其实一直在发展。帐篷、炊具、手杖等局部领域的新秀越来越多,也许未来还会出现覆盖全系列的优质品牌。他提出“新产品、新品牌”的理念,正是希望给现有品牌提供一个思考视角,鼓励新品牌。行业在巨变,每个身处其中的人,都要重审现状,思考自己要选择的位置,思考消费者的需求,思考自身与受众的关系。

2020年第15届亚洲户外展将于8月18~19日在北京举办,届时将举办新露营生活专区、亚洲第一健身展Chinafit等一系列活动。新产品、新品牌将如何诞生,也许这里将为参展者提供灵感。
38.jpg

24.jpg


·END·
本文为亚展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
亚展报名 返回首页
参展商 专业观众 媒体 亚展主题活动 新闻中心 观展指南 走进亚展 亚洲户外巡展
展商报名 观众报名 媒体报名